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當攝影不再是攝影-北美館《微光闇影》特展
藝文 | Mar 12 , 2017  00:00

當攝影不再是攝影-北美館《微光闇影》特展

接續「2016台北雙年展」後,北美館就檔案與歷史的多元詮釋視角與觀者無限解讀權,推出以攝影技術與圖像本質為討論的世代對話展覽《微光闇影》(Faint Light, Dark Shadows),邀集21組臺灣藝術家及團體,以「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四種屬性為展覽脈絡,從攝影的曝光、取景結構等技術面向,導引至不同世代在各自政治、時代流行與環保觀念演變下的取材正確性與禁忌,最終回歸「攝影」身為記錄器材、蒐證器材,或是藝術創作媒材的本質討論。
文/Denise  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精選240組以上攝影作品,包含8部由拍攝社會運動為主、成立於1986年解嚴前後的小眾媒體「綠色小組」提供的社會紀錄片,於攝影家劉振祥策畫的「歷史性的暗影」單元之中呈現,並同時展出見證解嚴前後的攝影記者黃子明與許伯鑫的新聞攝影作品。從政治人權、農工運動與環境保育等三項主題的社運角度,企圖讓觀者在動態畫面與靜態顯像的光線與幽影交織中,透析知曉畫面之外的環境聲響與社會脈動。

邱國峻〈神遊之境之三〉,Land of Deities No.3。攝影影像、絹布、刺繡,2012。藝術家自藏。

而在影像的紀實效用之外,就攝影發展而言,觀看與時俱進的相機設備、沖洗技術與成品獲取難易的時代轉變下,所產生的攝影動機、門檻與社會價值亦在不斷變化。四種展覽脈絡「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除「歷史性的暗影」單元獨立外,其他三者將作品打散至各個小單元當中;觀者於展場遊走,可盡情瀏覽多樣物理性媒材使用與後製處理作品所產生風格鮮明的圖像。

侯怡亭〈歷史刺繡人 No.2〉,Embroiderers of the Past No. 2。攝影影像、刺繡,2016-2017。藝術家自藏。

李佳祐〈隱形時光〉,The Invisible Hours。噴墨輸出,2013。藝術家自藏。

例如侯怡亭於作品〈歷史刺繡人〉中融入刺繡手法,表述編織者勞動身體與影像生產關係;劉振祥則在底片遭受天災浸泡的水痕上啟發後續創作,張雍〈胎記/Birthmark〉系列則展示底片膠卷開機第一張漏光底片,探討瑕疵、殘缺與起源。李佳祐〈隱形時光〉選擇公園、溜冰場等人來人往卻停留短暫的場域,將攝影器材長時間曝光,留下空景與霧氣般的人物流轉痕跡,展示影像拍攝當下的時間性元素。

「攝者與被攝者關係」以何經泰〈工殤顯影〉、潘小俠〈艋舺–醉巡〉與林柏樑〈私人備忘〉等人物系列作品為代表,在此脈絡底下,可細細咀嚼攝影者與被攝者交互影響所完成的圖像所能傳達給觀者的訊息與情感。

林柏樑〈私人備忘:黑暗之光(莫那能與妹妹)〉,Personal Memorandum: The Light of Darkness (Monaneng and His Sister)。銀鹽相紙,1978。藝術家自藏。

藉由技術面的數位與手沖對比、攝影工具的選用、場景與構圖思考,細微光線與暗影比例,更直觀如色彩黑白與彩色、焦點清晰與模糊,諸如此等在定義上曖昧與搖擺的刺激,觀者得以體會不同世代對「攝影」作用的多視角思考,歸納出自身對「攝影」此一詞彙所具有的可能性聯想:在圖像逐漸與文字負載相同資訊重要性,資訊傳遞量不亞於文字傳播的今日,「攝影」之於現代,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微光闇影》Faint Light, Dark Shadows

展期:3月11日至6月18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