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尚武 家之味 輯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張氏兄妹的社區共食
設計 | Nov 27 , 2017  00:00

【尚武 家之味 輯三】當我們同在一起 張氏兄妹的社區共食

熱心公益的張氏兄妹,除了堅守在故鄉奮鬥外,還經常在社區老人活動中心舉辦共食同享的聚餐活動,聯絡鄉里之間的感情,並照顧著獨居老人們孤單的身心。透過積極推動在地農業、食材研發、串連資源的行動,讓村落保有著自給自足的生氣。
文/袁皖君 策劃/潘美緣、南美瑜 攝影/袁皖君、鍾佳陵、林景堅、侯勛翰、郭育圻 圖片/彭家倩、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尚武 家之味》紀錄短片錄像、剪接/鍾佳陵

 

【編者的話】

回家的路很香

回家的路空該擁有空怎樣的風景?

是不是空像著當初

離開時空衝動莫名

總想要往前空偶爾退了一點

但希望從不滅

同在一片天空空氣一樣甜美

愛空怎麼能區別

渴望著

路空路空帶我回家的路……

這首歌是音樂人Summer為南迴寫下的〈路〉,收錄於《4141用歌聲蓋醫院》合輯,歌中回憶著自小經由南迴公路回到卡地布部落外婆家的情景,道出身為原漢聯姻下的女兒心事,也像是為許多離鄉背井的南迴子弟們而寫。

位於南迴公路上的尚武村,是一個融合原民、閩南、客家、浙江大陳、新住民等的多元文化村落,但同時也是台灣偏遠村落人口結構形態的典型範例:中生代的青壯年、小家庭外移到都會區求學、謀生,村裡只剩下老年人與幼童。在人口稀少、地方經濟發展侷限、社會資源分配不足的情形下,當地缺乏俱有醫療病床的醫院,社會福利工作、老人照護與兒童身心教育等,大部分仍仰賴民間非營利組織協助。

在我們走訪、調查尚武村各家家庭故事時,隱隱然可整理出上述現象,這現象反映出當地真實的生活面貌,甚至困境。然而,在純樸知命的村民性格中,讓人尤其感動的是那股樂天的生命力,依然在為家人和自己打拼、相互扶持鼓勵的態度,當然還有對離鄉的遊子們能夠安心回家的盼望。

熱心公益的張氏兄妹,除了堅守在故鄉奮鬥外,還經常在社區老人活動中心舉辦共食同享的聚餐活動,聯絡鄉里之間的感情,並照顧著獨居老人們孤單的身心。透過積極推動在地農業、食材研發、串連資源的行動,讓村落保有著自給自足的生氣。而披星新村裡的陳師母、女兒與華奶奶,儘管已是仍居住在此的少數大陳移民,但在情同姐妹的暮年生活,鄉音與美食的交流之中,彼此撫慰著、咀嚼著大時代巨輪下,存留在記憶中的濃濃鄉愁,而這揮散不去的香氣如同對每個人心靈故鄉的召喚。

 

 

 

當我們同在一起  張氏兄妹的社區共食

尚武村的社區老人活動中心由於我們的採訪而變得忙碌且熱鬧。大人小孩聯手準備食材,一邊說說笑笑,不時還拿出特產土鳳梨乾招待我們,現場歡樂得宛如年節聚餐。每一個團體裡,總有能夠凝聚向心力的靈魂人物,這裡的靈魂人物是一對兄妹,哥哥張福壽承繼父業,是手藝高超的修墳專家,妹妹張秀珍任職林務局,兩人在工作之餘,幫助村民處理生活上的疑難雜症,並且在社區中心參與老人與小孩的學習活動。兄妹一搭一唱,歡愉的氣氛感染了周遭的人。

承繼父業的張師傅,由於修墳之故,對於尚武村居民的家庭故事知曉頗多,而平時穿街走巷,也不時遇到需要協助的朋友,他樂於助人,喜歡參與公共事務。然而,一如偏鄉的大多數青年,他也曾背井離鄉。「以前家裡很窮,年輕時就想著要到大都市闖天下,就這樣去了台北。那時候看人家做什麼會賺錢也跟著做,等到存夠了錢就自己當老闆。當時釣蝦場很受歡迎,我抓住時機也開了釣蝦場,起初真的賺了不少錢,後來蝦子全部病死,又賠光了。低迷了一段日子,後來因為父親老了,身體不好,我想想,乾脆回來陪陪他。」

從白手起家到賠光資產,一番起落的經歷,張師傅重返故里,決定承繼父親頗得民望的修墳技藝。張師傅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後來真正投入地跟著父親學習,不久便也成為了修墳專家。「小時候看父親修墳,那時候的墳墓都要挖得很大,人可以進到墓穴裡進行土木工作,修繕墓塚門面的雕刻與墓碑,這份工作除了要懂建築,還要會雕刻,是很不簡單的手藝。」

 

 

熱心公益  散播歡樂

墓塚是後人與先人的聯繫,在風俗裡,也與子孫的福德相關,因此保持墓塚的完整與良善,修墳者扮演重要角色。生者與逝者的對話,天地自然與風水民俗的映照,互為交織,而身在其中的修墳者,透過手藝,不僅是傳達生者對先人的敬畏,還需具有關照人情世故的熱情。

「人生嘛,都是會遇到一些事情,有起有落。我以前做生意做很大,每天煩惱很多,最後還不是突然之間什麼都沒了。像我現在這樣生活很輕鬆啊,雖然時代改變,大型墳塚愈來愈少,需要修繕的不多,一旦整修,即使是補一補破裂的部份,還是需要工夫的。而且,透過這些工作,不時也會看到每個家庭各有各的困難。」張師傅一旦看到他人有難,能力所及的便挺身相助,能力不及的便給予關懷,也因此他參與多項社區公益事物。經歷過悲劇的人,懂得喜劇的精華,或許這是他總能在團體中散播歡樂的原因。

「我以前常常看不慣很多事啦,但現在回到尚武,性情改變了很多,也比較以平常心看待人情世故。」家鄉,不僅讓他挫敗後重新站立,回頭傳承了父親畢生職志,也是他修煉心性之處。

 

 

尚武特產  商機可期

雖然流著同一血脈,與張師傅特別親近的妹妹張秀珍,際遇卻迥然不同。「我哥哥離家出外闖了很多年,我呢,則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尚武。想是想過啦,但走不出去,可能膽子小吧!就這樣年復一年,一直留在尚武。」

不曾離開過家鄉,但張秀珍的心念裡,卻始終想讓這個小村落與外面世界連結。「我目前主要在社區中心幫忙,和大家一起推動屬於尚武的產品,努力思考如何把這裡很好的農產品推出去,例如我們這邊的特產土鳳梨做成的鳳梨乾、鳳梨酥。」聊著聊著,一旁的媽媽們又拿出了鳳梨冰棒、土鳳梨酥、鳳梨果乾等,分享給採訪團隊品嚐。尚武出產的土鳳梨有一股特別的香氣,即使製成多種副產品,芬芳依然獨特。張秀珍補充:「我們還會把鳳梨皮研發加工,做成純天然的清潔劑,環保又不傷手,所以很受歡迎,光是讓本地人買都不夠了,根本不夠供貨到外地。」

尚武的土質多為礫土,加上年年颱風來襲所帶來的焚風,以及酷暑的炎熱(這裡是全台氣溫最高之地),適宜生長的作物非常有限,唯有土鳳梨能夠存活,而且品質極佳,因此有了各種相關產品,然而,卻無法大量銷售外地,原因為何呢?

「因為產量不夠,利潤低,願意種土鳳梨的農家就少,況且這幾家採收完後,還得克服銷售外地的物流問題。」張秀珍進一步解釋:「我們試過提供給一間很出名的鳳梨酥品牌,但是好不容易把一整車的鳳梨載過去了,對方只挑選品質最好的,要把剩下的鳳梨再運回來,根本不划算,我們只好等於把整車的鳳梨送給他們,任由他們處理了。我們也試過接觸超市的通路,但他們要求一下單就是一千斤,這個量我們根本無法供應,所以最後就研發自己的產品,製作與包裝都在這個社區中心完成,透過網購的方式銷售,這是目前比較適合的作法。」

除了土鳳梨,另一作物段木香菇則是尚武人煮雞湯的最愛,入饌時香氣撲鼻,口感有別於傳統香菇,卻同樣遇到產量有限的問題。種植這種香菇要先用機器在整段砍好的樹幹上打洞、放入菌種,然後用臘封口,花上一個半月的時間等待發菌之後,再移至溫室養植,這些都是十分花工夫的程序,產量當然不多了。然而,在食安問題與全球糧食危機、人們日益重視農作品質的大前題下,土鳳梨與段木香菇等作物,極具發展為特產的潛力,帶動地方經濟,只要願意耕作的人增加,或許可能讓尚武村民藉此轉型,成為不需到外地打拼而能在地耕耘的機會。

 

土鳳梨乾

 

齊聚一堂的好滋味

自謙生活平淡、缺少人生歷練的張秀珍,談話之間,卻是條理分明,態度沈穩,或許與她因工作必須長期和百樣人溝通,面對各式疑難雜症,拓寬了視野與心胸。「我很年輕就結婚了,婚後我丈夫在林務局任職,工作穩定,他負責的是技術層面,我後來也進了林務局,擔任文書工作。很多人有問題需要政府協助,我就幫忙向適合的單位反應申請。」張秀珍平穩踏實地過生活,如今女兒都已成家,她則幫忙照顧孫女,將孫女帶在身邊,平時在社區中心主導銀髮族的學習活動,藉由設計課程,也等同照護著老人家。

採訪當天的熱鬧中午,幾位媽媽們特地利用了當地食材烹煮整桌美食,一道酥炸野芥菜是張秀珍最推薦的,「這是我們本地人常吃的野菜,我媽媽都拿來煮粥,我吃過人家用炸的,所以今天想試試。」炸野菜入口香酥,完全不油膩,滋味難忘。「另外我們用尚武產的草蝦搭配鳳梨,做了一道鳳梨蝦球。至於湯呢,用的就是段木香菇和當地村民養的雞一起熬煮。」另外還有以紅藜糯米與小米包裹的豬肉,再以方型蒸籠蒸熟的珍珠丸子,這一道道美味,令人感受到其中的創意與巧思。

享用佳餚同時,社區裡的人們展現了熱情,也聊出了他們的無奈與盼望,但大家都非常認同,日子過得簡單之餘,還能享受因天然環境特殊而有的獨特食材,「這就是尚武,有很多先天限制,卻也造就了獨特之處。我們都很樂觀的,比如說每一年颱風來襲,很多人家的房子倒了,屋頂也被掀了,但我們很快就能爬起來重建。」這個社區中心一如尚武村的心臟,人們在此分享互助,將老天給予的特殊禮物化成食物,這份滋味因著尚武人樂天知命的性格而顯得不凡。

 

鳳梨蝦球

材料:
草蝦適量、新鮮鳳梨片4-5片、地瓜粉與麵粉混合2杯、美乃滋少許

作法:
1. 燒熱油鍋,將草蝦裹勻粉之後下鍋炸到熟後撈起,瀝乾油。
2. 鳳梨切成丁,另外在鍋內倒少許油後,把炸好的蝦球與鳳梨丁一起翻炒。
3. 上桌前,淋上美乃滋即可。

 

珍珠丸子

材料:
豬絞肉半斤、薑3-4片(剁碎)、蒜頭2瓣(剁碎)、鹽少許、紅藜糯米及小米適量(浸泡數小時)

作法:
1. 絞肉加入薑末與蒜末、鹽,攪拌均勻。
2. 用手捏成球後,放在浸泡好的米上面滾動,直到沾滿米粒。
3. 將丸子放入蒸籠裡,以小火蒸熟即可。

 

(製作: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尚武 家之味 輯四】眷村的童年滋味 陳師母的麥油煎 【尚武 家之味 輯六】上天給的限量禮 尚武好食材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