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觀點
Dec 11 , 2014
15:37

油菜花開了

文/黃榮墩;設計/戚心偉】 圖/高政全
  • 油菜花開了

每年冬天收割完稻子,富里、池上的農民總會配合政府的政策在田裡撒上油菜子。油菜在冬天裡喜孜孜的成長,不到兩個月就開出了一片又一片的花海,許多人總是到花蓮、台東留下美麗的印象。


我跟一般人一樣特別喜歡吃油菜花,越大支越鮮甜,農民總是大火簡單炒一下,撒一點鹽巴就成了冬天的美味,但是我很好奇,這一大片可以食用的花海卻無人採收。其實到了該播種的季節,這些花海就成了綠肥,農民只能用翻土機將這些油菜打到土裡當成肥料,每年我總是覺得可惜。

現在農田裡有許多工作都落在外籍媽媽的身上,不論是來自越南、印尼或對岸,許多農村裡的媽媽總是非常勤快的找工作,補貼家用。她們也形成不定型的工班,相互召引,收割稻米、整理果園、挖芋頭,回家照顧老的小的,有時候也會在鄉間的市場賣菜。

這些在農村裡的外籍媽媽很多是家計承擔者,農村的工作多,家裡的收入就較好。農村沒有工作,她們就少了活水,生活就異常拮据。《拔一條河》的電影裡有她們的身影,我很喜歡她們。

今年冬天,我想做一件特別的事,開始收購富里、池上的油菜花,讓這群媽媽可以下田採收,50斤裝一籃,一籃夠讓50個家庭吃兩餐,這些媽媽在稻米農閒的時候就能有收入。

好人運動的貨車叫做「風之德」,過一個月就會開始停放在富里、池上的田邊,載回這些油菜花。我們需要城市裡的好人樁腳,這樣大家就可以吃到無農藥的冬季油菜花,也可以連結起幫助農村的善意。

許多外籍媽媽沒有固定的工作,她們的台灣老公也一樣。檯燈、白米、洗衣粉、洗髮精、沙拉油、你家裡的股東贈品、更換的家具、書桌都會是很好的禮物,這樣我們一邊送菜,一邊收禮物,去程載了來自都市的禮物,回程載了冬季甜美的油菜花,兩邊都有了感謝的意思。

我的車子也就不會有一程浪費。

好人周記

黃榮墩,公益組織發起人。有人用筆寫日記,有人用歲月寫日記,而黃榮墩的周記則是與「好人幫」的志工們所寫成的。他們走遍台灣大鄉小鎮、偏鄉部落,用充滿創意的「好」點子揪團行動,寫就一篇篇島嶼最溫暖、動人的真實故事。

 

 

訂閱明潮M’INT電子報,即刻輸入您的E-MAIL信箱成功訂閱!

你可能也會喜歡
延伸閱讀
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