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描寫立志成為最棒鼓手的音樂系學生安德魯,加入魔鬼教頭費查所領軍之爵士樂團的故事,但它既不像《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也絕非《危險遊戲》(Dangerous Minds),師生間的關係,竟然像坐雲霄飛車般不停地起伏翻轉,從強弱分明起始,最後甚至變成全然敵對廝殺般的凶猛。
電影的第一場戲,就已經清楚上演了序曲。孤獨坐在走道盡頭房間裡的安德魯,賣力地練習著,忽然,費查像陣風般進來,要他秀一手鼓技。一個如臨大敵,一個泰然自若,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其實在觀眾心中,從第一秒鐘就跟著建立起來了。樂團指揮兼指導老師費查的教育方式,幾乎是不留情面、嚴格到宛如地獄魔鬼般,他用高壓式的教育、羞辱作賤人性的語言手段,掌控著他心目中一流的樂團;卻也因此讓成為想功成名就的學生,趨之若鶩地想納入他麾下。
教育是什麼?是齊頭式平等的傳道授業,還是努力激發出學生連自己可能都想像不到的最大潛能?《進擊的鼓手》用一個既精彩、又扭曲的故事,點出了這個讓人無法馬上回答的兩難問題。施與受(虐)之間,其實彼此在本質上,根本是一個共生的關係。因此我們一方面同情著安德魯在身體、心靈上受到的血淚摧殘,一方面當費查在酒吧裡侃侃而談他用心良苦的教育理念之際,我們又很難不被理性給說服打動。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將這個看似小品的故事,展現了大將之風的調度手法,難以相信這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全片借用懸疑驚悚片的節奏,將2位主角施壓、承受之間的張力,拍得血脈賁張,尤其特寫鏡頭的運用,在密集俐落的剪接錯落之下,幾乎是「硬」逼觀眾去近身感受那喘不過氣來的、隨時可能爆炸的內在狀態。而最後在音樂廳表演的高潮戲碼,更是高明極了!導演用一整場戲、2首樂曲,短時間內整整將2人的勝負關係翻轉了3次,一來一往,簡直比武俠片最後的大對決還要令人驚心動魄。光看這一場戲,不僅就已值回票價,亦足證達米恩查澤雷前途不可限量的導戲才華。
因飾演恐怖教師得獎無數的JK西蒙斯(J.K. Simmons)形神合一,演技不在話下;扛起全片主戲的年輕演員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更是旗鼓相當地光芒萬丈,走紅指日可待。《進擊的鼓手》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具可看性,除了扣人心弦的戲劇魅力,它對於現代教育在本質與觀念上的質疑挑釁,似乎是更耐人尋味的餘蘊思考。
塗翔文
策展、影評人。淡江大學傳播碩士,研究武俠片。曾任第13∼15屆台北電影節策展人等職,現為《聯合報》影評人及《幼獅文藝》等雜誌專欄作者。編著「電影A咖開麥拉」、「瑞典電影」,曾以《第四張畫》入圍第47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並擔任第50屆金馬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