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盆菊》,1940s,油彩、纖維板,41.5 x 23.8 cm
常玉,《翹腿黑絲襪女士》,1920–30s,水墨、水彩、紙本,41 x 30 cm
常玉,《條紋貓》,1920–30s,水墨、水彩、紙本,27 x 21 cm
在常玉晚期的大尺寸作品中,大面積的空曠感映照的是藝術家之於自身感到的蒼茫與渺小與複雜,他筆下的裸女、靜物和小動物,喚醒了許多人在這個越來越不安靜的世界中,早已遺忘的種種細微情感以及對生命的感受。
由長年關注常玉作品的衣淑凡與知名收藏家施俊兆所策劃的〈細看常玉〉,邀請到同樣熱愛常玉的音樂人姚謙共同策展,試圖帶領觀眾以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常玉。〈細看常玉〉提供一個重新認識常玉作品的方式,以節奏緩慢並大量留白的房間,搭配特別製作的音樂環境,讓每個人都能以極近的距離去細看常玉每幅均不超過50公分的小幅作品,觀眾可以舒適地坐在精心設置的座位上,靜靜地感受作品本身,暫時忘掉藝術品在拍賣會上的種種商業數字。
常玉,《粉紅裸女》,1929,油彩、鏡面,33 x 42 cm
常玉,《三個桃子》,ca. 1929,油彩、鏡面,13 x 9 cm
常玉,《入浴》,1930–40s,橡膠版畫、紅墨、紙本,27.7 x 21.6 cm
由於蒐羅了百餘件來自世界各地沉醉於常玉藝術世界藏家們的收藏品,從他們的書房、臥室、樓梯口的牆角短時間地借出,〈細看常玉〉展出期間僅有一個月,藉一次純粹的藝術分享,讓更多人感受到他們細讀這些作品的美好。而常玉是1920至1930年代唯一一位製作直刻以及橡膠版畫的中國藝術家,本展幾乎囊括了他所有已知的版畫作品,包含首度在台展出十分獨特的鏡面油畫,無論在展出數量以及蒐藏珍稀度上,都可說是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