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劃破時空的向度〔一〕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藝文 | Sep 04 , 2020  00:00

劃破時空的向度〔一〕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高齡95歲的舞蹈名家劉鳳學,將在10月底發表編號130號作品《貴德》,也是她第10支重建的唐樂舞。由王宏豪出演匈奴日逐王「歸德侯」,從身體、動作、質彩富麗的服裝、面具與頭飾,華夏樂舞和匈奴樂舞史上首次相遇,穿破時間與空間的向度,威風再現。
文/郭書吟  圖/高政全  來源/新古典舞團/唐樂舞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由舞蹈名家劉鳳學重建的最新一支唐樂舞《貴德》,10月底將首次登場。服裝、面具、頭飾等由長年參與新古典舞團/唐樂舞的服裝設計翁孟晴操刀。

我們一行三人,或拿或捧《貴德》的頭飾、面具、兵器,偶得空出一隻手,尚可幫忙拎著眼前這位匈奴日逐王拖曳的大裙襬——據稱排練時,因布料質地華彩富麗,繁複厚重,被暱稱為冬季的小棉被。

攝影師執燈架器材,領我等穿梭在師大鄰近街廓,在一條臨午後焰日的窄弄,日逐王戴上面具,與飾有錦繡鸚鵡的頭飾,擎兵器威武霸氣站在巷口,後方是水泥、鋁窗、草樹盆栽、塗鴉牆面共構成的台北市井街廓,竟毫不違和,分外有種衝突美。不承想西元前60年穿越而來的日逐王,竟在這城裡毫不費力地制霸一處街區。

 

劃破時空的向度〔二〕 唐樂舞《貴德》—11公斤劇場「高級訂製服」 

劃破時空的向度〔三〕 唐樂舞《貴德》—把呼吸吃到動作裡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貴德》日逐王/歸德侯由舞團資深團員王宏豪出演。

懸念20年 探向日逐王的場域

《貴德》是舞蹈名家劉鳳學最新重建的唐樂舞。舞耕一生的她,除了編創現代舞之外,耗費逾60年耕耘唐讌樂舞蹈文化研究、重建、古譜譯解,近年更全心投入相關文獻資料的整理與書寫。《貴德》是一支追溯自西漢時期的古樂舞,一如過往,在翻譯古譜、重建的學術路徑之外,劉鳳學也著重舞蹈實踐,始有《貴德》的台灣首演。

此回出演日逐王先賢撣的新古典舞團/唐樂舞資深團員、現職師大體育系教授的王宏豪說,約是在農曆過年前,接到劉鳳學一通電話,話中提及在爬梳資料時,發現《貴德》的時序,竟比先前重建的唐樂舞還要再早五百多年,是一支西元前60年的舞蹈,還是華夏文明與匈奴文明的首次交會。「老師話還沒說完的15秒內,我就回答:『我要跳。』」

一聲簡潔明快地答應,王宏豪說,其實已經醞釀20多年了。

20多年前,劉鳳學在重建《蘭陵王》之時,也曾問過他是否願意出演蘭陵王。「那時我拒絕了,第一個原因是害怕,因為看同團舞者排練《皇帝破陣樂》被罵得很慘……第二是不感興趣。因為還年輕,不懂得欣賞唐樂舞的內涵,只覺得它看似沒什麼技術。」

一念之間,與《蘭陵王》失之交臂,此懸念卻跟隨他如此長久。看夥伴參與唐樂舞20多年來的發展,兼容學術和舞蹈美學的累積,以及珍罕難得的獨特性,王宏豪說若偶然想起,也曾後悔過。

這絲懸念,在今年竟有機會消解。

《貴德》從重建、排練、服飾、舞者個人的心神,充滿歷史時間軸與空間向度的交會。一個51歲資深舞者的第一支唐樂舞,與高齡95歲的編舞家,他們把20多年的懸念,探向西元前60年的日逐王。

日逐王的場域,從大漠到西漢朝廷,重建與再現,發生在21世紀此時此地的台灣。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M'INT》(以下簡稱M比起一般大眾所見的「仿唐樂舞」,劉鳳學所重建的唐樂舞是一門兼具學術、考證、古譜譯解的美學。可否描述跳唐樂舞的身體運用和語彙?

王宏豪(以下簡稱唐樂舞的動作風格,(劉鳳學)老師常強調像寫書法。譬如一橫,落點往旁邊拉,還要再拉回來。「打腳」就是這種作法,一個動作裡有很多韻味。劉老師許多唐樂舞動作的編創概念,來自出土的漢俑、唐俑,你可以觀察到大量身體C型化的動作,動作看起來柔軟平和,其實需要強大的肌力支撐,與柔軟度的配合。

另外,《貴德》雖然有舞譜流傳,但老師會依據舞者身體的特質,讓你跟《貴德》產生關聯。例如我曾受過武術訓練,擅長低水平動作,她便加入許多低水平相關的動作。我相信台灣重建的《貴德》版本,和日本雅樂《貴德》版本,強度與難度都不一樣。

M對於這支古老的舞蹈,你如何揣摩這位距離你有兩千多年的匈奴王?

王:《貴德》相關文字記載主要來自《漢書》的隻字片語,非常少。在爬梳文獻的時候,我認為「歸德侯」其實是以漢族為本位的立場描述。但是如果站在匈奴本位,日逐王最後歸順漢朝,反而是不名譽的決定。一個能選擇平順過一生的貴族,為何最後決定歸降?中間是否有許多轉折?他的心理是我所感興趣的。

雖然,沒有任何佐證提及《貴德》動作代表了什麼意義或心境,但是做為表演者,在不改變劉老師動作與內容的條件下,我在表演的詮釋過程,嘗試賦予更多故事性。

例如日逐王有屈腿、敬禮、彎弓射箭等大量象徵貴族身分的動作,也有「花梆步」這類的顛腳碎步。或許象徵他在抉擇之時,內心強烈的衝突。當他跪地、雙手上揚呈現「獻降」的動作,是否帶有無奈與悲哀?或許他才是一位仁慈之心者,不願因戀棧權位,讓族人捲入皇族鬥爭。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M:《貴德》服飾由長年參與唐樂舞服裝設計的翁孟晴操刀。此次全套服裝、面具、頭飾總重逾11公斤,你如何克服?

王:排練到第八個月,目前已經進入所謂的「比賽期」,從上周起每天練習,先鍛鍊體能,能連續跳四次之後,才算是可以駕馭這套服裝,達到動作控制和賦予情緒的程度。

其實每一次穿戴之前,都要給自己心理建設。全套穿戴過程約需30分鐘,每層衣服都有很多綁帶,像把自己束縛在框架裡,而昨天一看,帽子又加重了!不過,我相信服裝設計師是為了更加襯托出角色。

現在,著裝過程之於我,已經變成一種儀式。當戴上面具,通氣量剩下1/4,我必須讓心跳與呼吸保持平穩,不能有任何躁動。我甚至認為,穿戴上這些厚重、繁複、堆疊的服裝,也值得做一個表演了。

M:排練至今,當年沒能參與《蘭陵王》重建的遺憾,消解了嗎?

王:當接到劉老師那一通電話,就消解了。那時我就決定,不管腰、腿舊傷如何,我都要跳,所以從來沒有抱怨。

以前對於看唐樂舞,內心總有一點點抗拒,那抗拒可能來自當年失之交臂的《蘭陵王》。現在《貴德》來到自己身上,給了我使命感,除了劉老師說明這支舞的重建,會被記錄在歷史之外,這支舞感動我的地方,是我好像跟這一位匈奴貴族,在某一個歷史點上,產生共同的生命連結。

劉老師獨特的唐樂舞美學,不僅在台灣,在世界的舞蹈訓練體系都相當少見。在理解舞蹈背後蘊藏深厚人文意涵、身體文化運用,現在《貴德》之於我,就像喝老人茶,品嘗回甘的滋味。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貴德》,華夏文明和匈奴文明的首次交會

為一首漢代舞蹈,作者不詳。創舞目的是為紀念西元前60年匈奴內亂,貴族「日逐王」先賢撣領部族數萬歸順漢朝,漢宣帝令鄭吉發渠犁、龜茲諸國五萬人前往迎接,功封「歸德侯」。《貴德》後流傳至唐代,經渤海國傳入高麗、再傳入日本,在日本宮內廳樂部保存迄今,是一支約七分鐘的獨舞。此次重建、首演之外,另有劉鳳學已重建發表之《春鶯囀》、《拔頭》、《蘇合香》、《團亂旋》、《傾盃樂》共六首作品同場演出。

日期:10月24日、25日、31日

地點: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紅樹林劇場(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二段29號15樓)

官網:www.neo.org.tw唐樂舞臉書專頁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貴德》的重建過程,是由劉鳳學根據舞譜講述,排練指導林惟華幾番試動作後,再轉述給王宏豪。再由有20多年唐樂舞舞齡的另一位排練指導林維芬,加強對動作質地的提煉。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劃破時空的向度 唐樂舞《貴德》—西元前60年華夏與匈奴樂舞的首次相遇

劉鳳學與唐樂舞重建

唐樂舞指稱唐朝(西元618年至907年)讌樂,為國家慶典與宮廷正式宴會、娛樂場合中表演之樂舞,源起第三世紀,後經佛教、伊斯蘭、中亞地區文化及中國本土道教文化、儒家思維等相融合,以現代的語言來說,是一門廣納四海八方文化的多元性,並在中國古代文化「禮」 的制約下所融合出來的藝術。唐玄宗時代的宮廷,計有逾300首、萬名樂舞人在教坊、梨園等樂舞機構接受訓練與演出,後因安史之亂、韓愈提倡的文學復古運動而逐漸流失。劉鳳學語稱後世對中國古代文明的追求,只得求唐樂於日本、宋樂於韓國。

劉鳳學花費逾60年從事唐樂舞研究與重建,1967年3月至9月獲允在日本宮內廳研究、手抄古譜和學習唐樂舞。2001 年創立「唐樂舞」,迄今重建之舞碼有大曲《皇帝破陣樂》、《春鶯囀》、《蘇合香》、《團亂旋》,中曲《崑崙八仙》、《蘭陵王》、《傾盃樂》、《貴德》,小曲《拔頭》、《胡飲酒》等,對於唐樂舞研究的深入和博厚,是當代華人舞蹈界之領航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