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空間
Oct 22 , 2015
18:56

史詩祭歌

文/蔣德誼 圖/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臺北市立美術館、金枝演社
  • 史詩祭歌
  • 史詩祭歌
  • 史詩祭歌
  • 史詩祭歌

1997年《古國之神─祭特洛伊》首度於廢棄的台北酒廠演出,金枝演社劇團以全本河洛話搬演希臘史詩悲劇《伊利亞特》,藉由三千年前希臘攻打特洛伊城的古國寓言,突顯千古以來爭權奪利、私慾滿溢的宿命輪迴。恢弘展演格局、東西跨文化劇場的精緻美學震撼台灣藝文圈,意外催生華山文創園區,並帶動全國閒置空間解嚴風潮;2005年於滬尾砲台登場的《祭特洛伊》再度震懾人心,2014年榮獲《世界劇場設計年鑑》收錄,選為台灣劇場代表作品之一,亦為金枝演社的經典劇目。


 

 

《祭特洛伊》睽違十年,今年由導演王榮裕率領金枝原班人馬,重現環境劇場的震撼與魅惑,前兩次演出都造成轟動,王榮裕第三度執導坦言壓力不小,除了全新劇本、音樂外,劇中演員經過十年淬鍊,功力不可同日而語。劇團並力邀霹靂布袋戲天后風采輪參與詞曲創作及特別演出,展現河洛語典雅與音韻之美;「京劇小姐」錢宇珊也跨刀相挺,飾演特洛伊城公主,預言亡國悲歌。

王榮裕透露2015年新版本秉持「台灣」的一貫核心精神,演出西方文明起源故事的同時,演員要「更往自己裡面去」,有如化為乩身,演繹台灣融合諸多文明的獨特本土質感。「這次,我要找到屬於台灣的身體,寫希臘史詩。」

日常之迷幻
今年是《愛麗絲夢遊仙境》出版150周年,世界各地都有相關慶祝活動。北美館《愛麗絲的兔子洞》藉由比真實生活更貼近現實的夢境隱喻,探討日常生活中「真實性」的建構,透過介於「展覽」與「表演」之間的混雜形式,詮釋流動開放、即興未知的動態辯證過程,並帶有童趣和當代生活樣貌的幽默重組。展覽邀請9組來自視覺藝術、劇場、舞蹈等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在展間裡建立各自的實驗場域,色彩繽紛,方式各異,觀者將會在不同的作品間刺激知覺的想像,或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愛麗絲的兔子洞》

日期:即日起至105年1月10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1A展覽室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萬曆風華
著《萬曆十五年》的史家黃仁宇認為,萬曆年間是明朝從繁盛走向衰敗的關鍵時期,但在文學藝術上的發展卻是百家爭鳴、大師輩出的黃金年代。何創時基金會20周年慶大展《萬曆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展出130餘件明代書畫珍品,著名的楊鎬《與豐臣秀吉書》、徐霞客《霖雨徧園墅五律》以及《牡丹亭》作者湯顯祖《紅塵堆裡七絕》都是不可錯過的精采藏品。展出期間並規劃18場「明代專題系列講座」和「明代生活美學系列講座」,從政治、經濟、生活、藝術等諸多面向深入解析。

《萬曆萬象─多元開放的晚明文化》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5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祭特洛伊》

日期:1023日~25

地點:雲門劇場戶外舞台(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36號)

 

《祭特洛伊》十年祭

 

訂閱明潮M’INT電子報,即刻輸入您的E-MAIL信箱成功訂閱!

你可能也會喜歡
延伸閱讀
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