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政全長期關注青少年議題,如以鏡頭紀錄塗鴉客的《Cross Line》(越線),以及為塑膠世代之青少年塑像的《New Generation》(新束代)等個展。因媒體工作之故,他參與美食單元採訪,走遍餐廳與小吃店,同時也受邀為多家知名飯店的料理形象海報與名廚的美食書籍進行拍攝。人與食物是高政全攝影的重要主題,他捕捉了兩者皆有的溫度與隨時間變化的瞬間張力,並以此延伸出對攝影美學與當代氣氛的對話,作品極具人文內涵。
探索高政全的攝影美學,可追溯至多位國際知名大師的觸動與啟發,外加媒體攝影記者的身份,他因而可深入社會面,發展出既客觀又入世的獨特風格。高政全於美國學習攝影初期,攝影大師Edward Weston的作品帶來極大震撼,尤其將青椒拍出男性肌理的〈Paper NO 30〉,使他長期思索何謂影像觀點,以及天然素材所能展現的影像生命。
鏡頭之於攝影師,一如畫筆之於藝術家,藉由光影與透圖,突破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經驗與看的方法。例如Irving Penn的雪茄靜物系列,雪茄不再是雪茄,而可能延伸出大象的腳之聯想。2013年,高政全因參與攝影工作坊而能與日本攝影師藤井保面對面,受其洗禮,藤井保將無印良品的椅子產品拍成抽象的富士山形象,呼應了高政全一直思索的攝影觀點。
《明周》雜誌的〈食物肖像系列〉攝影專欄,讓高政全經由食物落實了長期以來對攝影觀點的思索與摸索,而2015年攝影老師黃建亮於臉書討論攝影師Bart Parker於1970年代拍攝的番茄所提出的攝影概念,更強化了高政全的攝影信念。
此次展覽,高政全受策展人米拉設計負責人游軍鳴之邀,於「街景一拾陸」咖啡館展出新作《Eat Together - 憶起小吃》,把台灣最普及而親民的小吃,詮釋出嶄新意象,猶如在人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裡,發掘出被忽略的故事內涵。高政全並以北宜蘭駐點展覽為起點,逐步往各地延伸駐點創作,將遠至台東,每一駐點都會深入當地拍攝代表性的知名小吃,以其獨特的攝影觀點,與本土小吃激盪出脫俗的影像對話,賦予味覺與視覺交融的新饗宴。
《Eat Together - 憶起小吃》食物肖像攝影展
駐點期間:2016年4月16日(六)至 2016年8月21日(日)
《Tapioca Pearls 青蛙下蛋》
《Baked sweet potato烤蕃薯》
《Plum flavor drink 酸梅湯》
《Slack season danzai noodles 擔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