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吃出設計烏托邦
藝文 | Sep 12 , 2016  00:00

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吃出設計烏托邦

呼應首屆倫敦設計雙年展主題「Utopia by Design設計烏托邦」,台灣策展團隊Eatopia提出「修龍–臺灣文化進化論」,希望以食物展演設計與空間互動裝置,「修龍(相撞)」出新的族群文化融合型態,開啟臺灣文化的未來想像。
文/Ellen  圖/Eatopia

Eatopia策展團隊更與Pasadena國際餐飲研發主廚蔡中和設計五道食物裝置主題,透過實際品嚐美食與讀劇的引導方式,讓觀展民眾在互動體驗中更能理解臺灣的歷史與當代所面臨的文化議題。

第一道:Crossing the Strait 跨海愛

第一道:Crossing the Strait 跨海愛
第一道:Crossing the Strait 跨海愛

食材:烤饅頭、蜂蜜檸檬醬、石竹、薄荷、金箔

 

以細饅頭條先沾過台灣龍眼蜜,再沾滿細小的可食用香草與花卉,隱喻清領時期冒險從中國大陸移民到台灣的閩客族群,跨越了海象詭譎的黑水溝,到台灣尋求理想之鄉,最後與平埔族女子結合在地扎根。

第二道:Order on the Island新秩序

 第二道:Order on the Island新秩序
第二道:Order on the Island新秩序

食材:綠茶凍、椰奶片

 

以碧螺春綠茶融合菜燕,做成俐落的長方體茶凍,同時在茶凍中嵌入椰香糖片作為尺標,表現出度量衡的精準。「新秩序」描述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嚴謹的秩序、生活哲學,同時對台灣各族群文化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台灣的文化輪廓也在此時由模糊變得更為清晰。

第三道:Liberation 破立

 第三道:Liberation 破立
第三道:Liberation 破立

食材:麵包、橄欖油球、胡蘿蔔、韭菜、辣椒

 

以台灣小吃棺材板為靈感來源,上下翻轉,麵包方體為蓋,內部用橄欖油、辣椒、蘿蔔、韭菜營造出色彩繽紛的視覺,被呈現在麵包底座之上。「破立」表現出國民政府解嚴前後的差異,掀開大中華主義的蓋子之後,台灣各式各樣的文化力量迸然而發。

第四道:Mutualism 共生

 第四道:Mutualism 共生
第四道:Mutualism 共生

食材:吐司、甜菜根、鳳梨

 

將兩個由鳳梨與沾附甜菜根汁的方錐體以尖點互相支撐,營造視覺的張力。「共生」描述著東南亞移工移民與台灣社會的依存關係。現今台灣大部分的基礎建設、工業與家庭照護皆由移工移民們支撐著,他們已經變成社會中無可忽視的力量,與台灣社會互利共生,彼此依靠。

第五道:The Melting Pot 和而不同

第五道:The Melting Pot 和而不同
第五道:The Melting Pot 和而不同

食材:前四到所有食材、奶油濃湯

 

將一到四道菜放入玻璃器皿中,再倒入奶油為基底的湯,將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和而不同」描述融合後的台灣未來想像,連結國外種族文化融合的事件,擁抱不同族群,以台灣自身的故事拋磚引玉去思考如何走向文化融合,回應修龍文化融合,碰撞後所誕生出的新文化,呈現未來豐富多元的和諧環境。

 

透過五道食物展演梳理台灣歷史與族群文化融合的脈絡,藉此更了解自身。策展人曾熙凱說:「我這麼深信著,通往烏托邦的道路,只有在真正了解自己時才會出現,因為我們自身即為各種族群與文化血緣的總和,無論這些文化樣貌源自於哪裡,早已在我們的血液裡和解。」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