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願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藝文 | Nov 16 , 2017  00:00

願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想不被人當成精神病,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安全了。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好容納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高銘《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文/蘇子惠  圖/時報出版
N

 

法國著名上斷頭台的瑪麗安東尼皇后,聽聞民間因飢荒發生暴動,很好奇地詢問那些人為何成天吵鬧不休,聽到「因為他們都沒有麵包吃」這個緣由,她更加疑惑了,甩了甩那頭美麗秀髮,聰明地給出解決之道:「沒有麵包,吃蛋糕不是挺好嗎?」

並非每個人都像瑪麗皇后那般幸運,擁有一輩子不愁吃穿受人供養的皇室血統。她的答案確實天才,平民卻認為她是瘋子。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當時法國民不聊生卻是再真實不過。吃蛋糕的確吃倒了法國,吃出了法國大革命。

「正常」是一座牢籠,監禁了人類原始的慾望本能,企圖藉此將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差異減至最低。但是打開牢籠的後果,讓人活得更接近一個人的下場,可能就是你我眼中的精神病人了。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不乏《24個比利》故事情節,〈三隻小豬〉兄妹三個人格在同一個人體內切換,還有一頭怪物蠢蠢欲動伺機入侵。童話故事裡的三隻小豬用巧計趕走大野狼,〈三隻小豬〉的小豬們卻失敗了。童話故事是故事,成人童話是現實。還有假裝老伴沒有過世的老奶奶;偷屍體企圖復活髮妻的鰥夫;每周殺死女友一次的連環殺手。變態殺手、戀屍癖、奇幻時空等主題,所有愛倫坡的「哥德式小說」元素幾乎齊備,描寫以自我為中心的流離失所。儘管主角們舉手投足間光怪陸離腦洞大開,讀來卻不免一絲絲悲從中來,後勁端的是無比沉重,何來歡樂之有?

 

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有一位早夭的兄長和他同名,被父母認為是哥哥的轉世,對達利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影響。

 

幸好作者高銘尚且具備一點伊索寓言式的幽默感。〈飛禽走獸〉將人類的氣質和劣根性用各種動物妙打比方,因此小女孩把身邊人全都看成動物(蜘蛛、貓、鼴鼠等)。想像滿街面無表情的陌生人,迎面而來化身老虎喜鵲狗熊兔子章魚,整個心情又歡樂起來了。

作者並非一名專業精神科醫師,有能耐從哲學侃侃談到宗教、從傳統物理學分析到量子力學,故事離奇好看又長知識。想想這世界若只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兩種,該有多無趣呢?人類應該有分迷人的人和無趣的人才對,既然我們的社會並未學習得更聰明,總該把凡世過得有滋有味有趣,方才不枉走趟人間這一遭。

魯迅於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是他生平第一部白話小說,以一位患受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為幌子,揭發中國社會四千年吃人的禮教制度。這位狂人最後想到,只有小孩子可能還沒吃過人,於是大聲疾呼:「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如今舊禮教和舊社會制度業已煙消雲散,「吃人」的社會依然存在,在「正常」與「異常」之間,蘊含了更多的恐怖在其中,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歧視同性戀、原住民、新住民、精神病人、愛滋患者、遊民等。「吃人」當然是比喻式的說法,《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就是要你把永遠朝同一個前方看的頭,往後旋轉180度,別誤會成要你看齊電影《大法師》被惡魔附身的小女孩,而是意在提醒:好奇引人接近未知,恐懼則讓人遠離未知。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作者:高銘
出版社: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

作者:楊建東
出版社:寶瓶文化

24個比利》(完整新譯本)

作者: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皇冠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