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連串認真嚴肅的大刀闊斧和刪節,25個短篇小說文字被大量精簡,情節簡單沒有跌宕,結局缺少驚天動地,卻是句句擊中要害的人生警語,須得通曉世故、深諳人情方能設計得出來。封筆20年的王定國半途歸隊,寫他一做30年卻並不尊敬的房地產業,特意撿了邊緣人物去發揮,〈六月下午的家〉料理店學徒清志做美髮的姊姊計算著要給客人洗一萬顆頭,才供得起一間樣品屋的豪華浴室,一同參觀的母親則假扮貴婦,夢想擁有自己的家。
乍看王定國下筆很輕,卻三言兩語刻劃出社會底層小人物掙扎求生的無奈,高得不可思議的房價又加重卑微者的瘖啞。從社會學觀點探討台灣貧富差距問題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短篇小說的種子卻有難度,王定國的眼睛不僅看到種子,並且牢牢抓住了它,明明只寫出一點點東西,一名學徒平淡無奇的工作日下午,就輕易觸及人類社會與人性的最痛處。
王定國創作世界裡沒有西方文學作品的「英雄」(Hero),沒有值得仰望憧憬的男女主角,在生活中表現出不凡的堅持與深度,但他短篇小說的成功足以證明,平凡的主角不會湮滅寫作者的才華。王定國早慧的才情,也沒有隨著幾十年歲月淘洗和追求商業利益的時期給磨蝕得麻木了。
「情」在王定國的小說創作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但這個「情」字總有現實殘酷的錯過與遺留下來的難堪。自人類有婚姻制度起始,只會有兩種情況出現:一是男女不管愛或不愛,湊合著過上一輩子;二是中途發生變故,有人背信,有人怨恨。〈有染〉的丈夫和小三昔日溫存的大樓失了火,他在家中和元配看到電視新聞,心情大受震動;她在商務旅館等候嫖客出浴,窗外傳來救護車尖銳的鳴笛聲,「燒了也好。這樣他就什麼都失去了。」
可以看出王定國作品中諸多外遇情節,不似電影《花樣年華》片尾男主角對著吳哥窟石牆上的洞訴說祕密,而是由生活的不堪取代情愛的浪漫,就像戀人們繫上的愛情鎖,沉重到終於壓垮巴黎藝術橋。〈妖精〉的「我」作為父親外遇的旁觀者,就在沾沾自喜的母親以為戰勝父親從前的情人,兒子卻一瞬間接收到失智情婦凝望車窗的瑩亮眼神。男人和女人的戰爭,從來沒有人是贏家。
主題閱讀──冷熱王定國 1.《誰在暗中眨眼睛》,王定國著,印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