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香港人的台灣情(摘自張鐵志《燃燒的年代》)
藝文 | Nov 29 , 2016  00:00

香港人的台灣情(摘自張鐵志《燃燒的年代》)

搬來香港後,幾乎遇見的每個人都跟我說很喜歡台灣,說台灣多麼舒服,多適合生活。「移民台灣」也成為媒體熱門話題。
文/張鐵志  圖/印刻、張鐵志

的確,報章雜誌每個月幾乎都有關於台灣的旅遊報導,地點也越來越深入;前兩年在香港最紅的一家咖啡店,是來自台北的一家咖啡店,任何時段都要至少排隊一小時以上。我問朋友為何愛去,她們說因為很有「台味」,香港服務生會講「國語」服務。

香港來台的遊客除了傳統的旅遊行程(從西門町到墾丁),還有許多是為了逛巷弄文化、喝文青咖啡、或者去東海岸騎自行車。

而在香港大學的民調中,港人最有好感的人就是台灣人。

為什麼如今台灣在港人心中呈現如此神奇的魅力呢?十年之前,香港人可能自己覺得比台灣「先進」(我們台灣人可能也這麼覺得),流行文化也比台灣更強大,現在卻出現港人的哈台風,為什麼?

主要原因是在於過去十年台灣出現了生活方式與觀念價值的重大變化,而這些變化是香港人欠缺、且越來越重視和所欲追求的。

過去十年的台灣的確出現了生活方式和美學的變遷,從台北到台南,出現一家家不同特色的咖啡店、小店、民宿,發展出迷人的巷弄文化。還有前述文章所提到青年世代的後物質主義轉向,人們返鄉改造故鄉、深耕社區,都讓島嶼角落開出奇異的花朵。

另一方面,香港原本就因地狹人稠、生活擁擠,加上地產霸權造成的昂貴租金,所以很難有特色咖啡店、獨立書店或其他小店的存在空間。尤其二○○三年之後,由於中國自由行遊客和水貨客大量湧進(人口七百萬的香港每年有三千萬的中國遊客!),可以說「佔領」了香港,不論是觀光區或傳統社區,使得原先租金昂貴的問題更為惡化,許多傳統老店鋪因為無法負擔租金而一一關閉。(一個朋友開玩笑說,西門町聽到的廣東話比銅鑼灣還多。)

但過去十年,香港青年世代也興起新的價值、新的社會運動:如對文化保育和社區的關注、對於土地和農業的重視、對於發展主義的反省,甚至可以說對整個以高度發達資本主義的「中環價值」提出很多挑戰,因此,他們也更能欣賞台灣的「慢」和「小」,喜歡台灣對本土文化的認同。

另一種對台灣的欽羨,當然是民主政治。在二○一二年大選時,網路上就流傳好幾支港人製作的短片描述台灣競選的過程,感嘆為何台灣總統是全民選出,但香港特首卻只是由一千兩百人的小圈子選出:在那一年,馬英九和梁振英都是六八九票選出,但馬英九的數字後面多了「萬」。

以往香港媒體喜歡嘲笑台灣國會打架,輕忽台灣民主,但現在面對他們得不到的民主,以及越來越黑暗的政治前景,他們更希望早日能夠如台灣一樣,真正地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和民意代表。

一位香港朋友說,以前他們很討厭陳水扁,除了他的貪腐,也因為他搞台獨。但現在,他們越來越理解,台灣人為何支持獨立。

這也是香港青年世代的新氣氛:越來越本土。

當然,對我們來說,台灣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美好:我們有了普選,但權力依然傲慢;台灣看似更有文化底蘊,但許多地方政府的觀光和文化想像讓人吐血;我們好像比較早開始懂得尊重歷史,但文資保存仍然是不斷進行的戰爭;比起香港人對我們的熱愛,許多年輕人無奈地覺得這是個鬼島。

但台灣真正美好之處,在於有許多人不斷努力著讓鬼島成為美麗之島;許許多多的人在城市與鄉村的生活中、在凱達格蘭大道前、在網路與各種空間,奮力抵抗著時代的墜落,而我們香港的朋友也正不斷進行同樣的戰鬥。

我們歡迎香港朋友來台灣,重要的是,兩座島嶼可以彼此學習,一起前行。


 

張鐵志

文化評論者,現任《數位時代》雜誌首席顧問、《政問》主持人暨總編輯、閱樂書店總顧問,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等書。

做為寫作者,張鐵志是這十年來台灣與華人世界中最重要的文化與政治評論人之一,文章廣見於台港中馬主要媒體與國際媒體中文網。做為媒體工作者,他一直探索不同媒體的實驗,曾參與創辦網路新聞媒體《報導者》、網路政策節目《政問》(並擔任主持人與主編)、《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擔任創刊總主筆),在擔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推動雜誌轉型,在港引起廣大迴響。亦曾任端傳媒顧問、學學文創顧問、《新新聞周刊》副總編輯等職務。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