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拾起一片散佚的台灣觀點-《薰風》季刊創刊號
藝文 | Dec 29 , 2016  00:00

拾起一片散佚的台灣觀點-《薰風》季刊創刊號

若要說近期文史圈、出版界討論度最高的一本雜誌,那肯定是選在12月23日-日本的天皇誕生日-這天創刊的《薰風》季刊了。標榜從台灣視點出發,探討台日間的歷史淵源,以至於對日本各領域文化今昔現勢的剖析觀察,一如《KANO》、《灣生回家》這些作品文本所揭示的,是過去台灣人鮮少接觸,甚至被刻意抹煞的一段歷史,而《薰風》的問世,則為這段隱晦的時空斷層,揭露了些許吉光片羽。
文/蔣德誼 攝影/高政全

這本還在規劃階段就引起諸多關注的刊物,在如今普遍被認為處在「冰河期」的出版界,卻創下還未正式發售,僅在預購期間就已經達成「重版出來」,庫存更被通路書店訂購一空的盛況,特別是就文史類出版品而言,著實驚人。

《薰風》創刊號特集的主題,選擇了乍看和台灣沒有太多關聯性的日本傳統神道信仰象徵「神社」。不同於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開端均是追隨於特定的宗教領袖,日本神道信仰源自對大自然萬物的崇敬,因而神社內沒有神像、甚至不建社殿,只要越過鳥居,便代表著神明所在之處。

在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中,台灣最多曾有過200多座神社,從層級最高的「臺灣神社」(現址為圓山飯店),到玉山最高峰、日月潭等名勝河山,都曾有它的蹤跡。然而在改朝換代、政權更迭下,相較於具有一定實用價值的廳舍或基礎建設,這些揭示著日本統治痕跡的精神象徵,幾乎全數遭到拆除殆盡的命運。

而幾十年來台灣的歷史教育,也像是從地表上消失的神社一般,課本教的是抗日戰爭、日本殖民政策以及二戰後「光復」等來自大中華視角的史觀,台灣在日本統治期間的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層面的發展關係,以至於常民生活,卻成為「課本上沒教的事」,想來會出現主播報導新聞時脫口而出「陳澄波本人也相當緊張」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撇開嚴肅的歷史討論,《薰風》在視覺設計上也展現了令人讚嘆的美感水準,從字體選擇、排版印刷用紙,到書頁裝幀全都極為講究,設計師刻意將刊名及刊號印於翻頁側,並選用符合本期神社主題的紅色線裝。創刊號更附贈「臺灣神社復刻御朱印」(編按:御朱印為日本各社寺提供給信眾的參拜證明)作為紀念,既富巧思,也別具意義。

《薰風》的出版,正如發行人姚銘偉所說,是從「哈日」走向「知日」新一階段的開始,若我們不能概觀地看待台灣在每一個時代背景下所展現的面貌,便無法從歷史中汲取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又怎能不認識在這片土地上曾有過的記憶呢?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