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詩意的棲居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之旅
設計 | Aug 02 , 2016  00:00

詩意的棲居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之旅

近年來,由日本香川縣政府舉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漸漸受到國際重視,也為當地帶來以倍數成長的觀光人潮與經濟效應。它是由縣政府邀請各國藝術家到瀨戶內海上的12個小島駐地創作,藝術家們可與當地居民一起合作,利用閒置舊屋改建為展場,配合當地風貌、地景乃至農產品進行創作。
文/南美瑜、蔣德誼  圖/何經泰、哇大創意整合有限公司、台11

近年來,由日本香川縣政府舉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漸漸受到國際重視,也為當地帶來以倍數成長的觀光人潮與經濟效應。它是由縣政府邀請各國藝術家到瀨戶內海上的12個小島駐地創作,藝術家們可與當地居民一起合作,利用閒置舊屋改建為展場,配合當地風貌、地景乃至農產品進行創作。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Taiwan East Coast Land Art Festival),與瀨戶內藝術祭有著相近概念,是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7月23日已於台東都歷東管處處本部正式開幕,展期至10月10日。以美麗的海岸公路台11線為交通主軸,北起花蓮、南至台東的東海岸沿線上,由8位國內外藝術家駐地進行戶外地景創作,並串聯14處「藝文開放工作室」(包含20餘位藝術家)的展覽與工作坊活動,以及「藝術創意市集」、「月光海音樂會」等多元形式的藝文活動。

原本預計在7月9日開幕的藝術節,受到尼伯特颱風來襲影響,不少工作室、展覽場與藝術品受損而被迫延期,其中以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的作品〈風搖蘭〉(位於加路蘭遊憩區)幾乎全毀,但藝術家說:「只要活著就有重建的希望。」在短短一周內已修復完成,趕在開幕前現身。

太平洋的風依舊吹送,大地藝術節策劃人與藝術總監潘小雪說:「東部人的生存哲學是正向的,自己會去尋找快樂與幽默,詩意與美感,被擊垮就慢慢站起來,天災過後的大自然會自己修補自己,這裡的人也是一樣,生活如此,作品也如此。這些作品大部分無法像一般公共藝術般要求保存5年以上,也因為如此,創作者更顯自由自在。」在美麗的海岸線上,我們循公路公里數(K)踏上藝術之旅,它們反映著生活、生命真實存在的詩意,而人總在不知不覺中就被這份自由與純真給療癒了。

串起一場夏日藝術嘉年華

在藝術節規劃的14間藝術開放工作室,除了固定展出作品及空間外,部分工作室也規劃一系列工作坊(Workshop)活動邀請參觀者進一步深度互動,有意參加者,須先向工作室預約報名。此外藝術節並規劃了一系列熱鬧的串聯活動,像是邀集手創工作者、在地藝術家及工作室現場擺攤,並結合創意異國美食的「創藝市集」和「料理共和國」,以及在每月月圓時分所舉辦的「月光海音樂會」,都邀請你一起來感受屬於東海岸夏日的獨特風情。

 

地點:東管處都歷處本部園區(台11線124.5K)
日期:
8月19日〜8月20日
手創市集         16:00∼20:00
料理共和國      16:00∼20:00
月光海音樂會   18:00∼21:00

9月16日〜9月17日
手創市集         16:00∼20:00
草地野餐         16:00∼20:00
月光海音樂會   18:00∼21:00

菅野麻依子〈歸〉

詩意的達魯岸

藝術節的前夕,《Mintazine》來到花蓮、台東沿台11線公路採訪,所經過的村莊、部落處處可見各式各樣的達魯岸(daluan阿美族語「工寮」之意),這些臨時搭建的屋舍,可以說是東海岸人生活的縮影;而今年大地藝術節的主題《詩意的居住》便是以這樣的意象,由藝術家們描繪出東海岸的故事。

策劃者暨藝術總監潘小雪表示,「阿美族語『達魯岸』意為路旁或田中小屋,是工寮、工作室或祕密基地之意。東海岸各部落農村,各種族群都有不同樣式的達魯岸,大都是臨時搭建的,室內擺放工具、肥料、種子,以及簡陋的木床、堆疊的漂流木、木工具、即將完成的桌椅、削好的竹子、檜木的芳香。達魯岸裡頭的擺設物,是東部人存活的隱喻,粗糙、實在、濃烈、沉默、有力氣,工寮和周圍的田地是『大地─世界』互換的場所,這場景神祕又充滿生命力。藝術家的工作室是他們在形而上的原野耕作時,擺設精神種子、創作工具、孤獨工作、沉思、默想之處,是『視覺─身體─世界』互換體系的意義生產場所。我們透過創作,把兩種意義結合起來,讓藝術家試著詮釋這裡的『詩意』。」

李韻儀

在土地上寫歌、與太平洋共舞

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們選擇在東海岸各具特色的地點,如迎海的大草坪、部落的出入口、公路邊的草地,以就地取材的自然素材,搭建出與山海、人與歷史對話的「達魯岸」,原住民藝術家們很自然地將個人的生命經驗反映其中,有天真浪漫如童年的樂園(撒部·噶照、安聖惠)、或阿美族拉飛·邵馬和西班牙巴魯合作的像兒童手作的泥巴屋,屋中可以躺下,對著由屋頂彩色玻璃間灑下的陽光發呆;亦有對歷史的致意(達鳳·旮赫地);來自其他國度、都市的藝術家們則是將達魯岸化為身心靈沉澱、省思自然、歌詠海洋的棲息地(菅野麻依子、Shilpa Joglekar、簡俊成、歐舟)。

而由20多位藝術工作者所串聯的14處「藝文開放工作室」,藉著展覽、工作坊、行動藝術等不同形式的呈現,反映出東岸人獨特的生活觀與山海共處的生命態度。藝術節期間,每周末所舉辦的藝術創意市集、農夫市集、「月光海音樂會」等活動,則是以輕鬆休閒的形式傳達理念,例如土地議題、環保意識、自然農法、原民傳統文化等。節慶的活動總是能帶給人歡樂、愉悅的感受,然而經過藝術人文的省思後所鋪陳的內容,或許能讓這延續3個月的藝術節,觀眾們在觀光消費之餘,多帶點不一樣的想法回家。

潘小雪

吹過達魯岸的風

夏季是東海岸人最忙碌的季節,小米豐收後就要舉行收獲祭典、依海維生的民族也在此時進行海祭、豐年祭,這是原住民族回家過年的時刻,部落的倫理秩序就如同一個家庭的結構,不同年齡層的男女老幼,必須分工負責關於整個群體的任務。

李韻儀是藝術節策展組負責人之一,也是都蘭部落年齡階層裡的「拉中橋」(青壯年組),因為藝術節準備期間適逢豐年祭、又遇上尼伯特颱風造成她所經營的「月光小棧」、「女妖藝廊」損失慘重,家裡也沒水沒電了好幾天,可以說是忙上加忙的狀態。然而,策展之外,家事擺一邊、部落最優先,忙著準備祭典的她因為10多年前與夫婿由外地移民都蘭,經過參與學習、付出後,逐漸被部落接納而決心加入年齡階層。她說:「進入年齡階層是對部落集體的承諾。」對於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的人們而言,耕耘、豐收、祭典與天然災害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老人家們都在看,我們是不是有能力在風雨中團結一致,照顧部落這個大家園。」

印度藝術家Shilpa的作品也在這次風災後傾倒了,在她身旁協助的李韻儀說:「藝術家看見自己作品的損壞,並沒有特別起伏的情緒,只是從容地修復著,或許也是因為她的印度文化背景中,那種面對生命循環的坦然吧。」而日本藝術家菅野的作品,因為堅實如神社鳥居般的結構,在颱風中竟成了小山羌的避難所;都蘭部落的養羊人家,因為羊圈、雞舍被吹垮,羊兒、雞群和人同躲在達魯岸裡度過了漫漫長夜,而這便是再真實也不過的景象了,自洪荒以來便是如此,是人與天地萬物平等共存的地方。

海洋的呼喚  Hualien

 

花蓮是台11線的起點,對比於穿越縱谷、兩側皆是山稜懷抱的台9線,車行離了熱鬧的市中心,左手邊隨即就開展出一整片沒有邊際的藍色海洋,在熾熱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鹽寮18.5K──以記憶為縷編織

從台11線出發後不久,我們在靠近十二號橋通往海邊的小徑上,遇見一座雅致的望海民宿,以及在這裡進行駐點創作的藝術家林淑鈴。6年前,她從北部搬到花蓮,並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始學習編織。「花蓮給我的印象是開闊、有大山和大海,自然很有力量的地方。」

展覽名為《以海之名.編織潮味》,林淑鈴如此解釋:「在許多不同的文明中,織紋是他們記錄生活或說故事的傳承方式,各有其專屬意義;這次展覽作品都是在十二號橋民宿所製作的,可以說就是我在這裡的記憶。」她創作的素材取自海洋,在海邊撿來的珊瑚礁、石子和植物都織入作品當中。

還未踏入民宿,門口高掛由林淑鈴收集的織帶所編成的大朵七彩花,首先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林淑鈴刻意避開傳統的編織物形象,以更純粹的幾何架構呈現,藍色為中心一層層開展,呼應著和海洋的緊密連結。「我很喜歡潛水和海底攝影,水面下的世界對我來說非常迷人,或許因此,我的作品中經常出現關聯的意象或線條、色彩。」

作品以各種形式詮釋「編織」這個主題,如一片陶瓷磚,運用米白、淡綠、水色交織成方格型,像大海、天空和溪流的組合。「過去我的作品強調作為器物的實用性,但後來開始慢慢打開這個限制,變成將自己所經驗的生活或美感,透過創作反芻出來,成為另一種樣貌。」

 

INFO
十二號橋空間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橄樹腳16號(台11線18.5K)
電話:(038)512-275

 

林淑鈴將海邊撿拾而來的各種素材,全都納為作品的一部分。

新社44K──獻給孩子的樂園

再往南行,位於花蓮豐濱的港口部落,如同所有阿美族部落一般,和海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每年在豐年祭之外,也要舉辦海祭以祈求豐收,並保佑族人出海捕魚平安。來自港口部落的撒部.噶照,作品靈感也總是源自每日眼前所見的太平洋,或是部落的傳統文化、日常生活。這次他參與「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作品〈土地上的快樂〉,就矗立在臨海的台11線上,遠遠看去像一株巨大藤蔓,中間則吊著一座鞦韆,對照著不遠處的蔚藍海面,飛揚的蜿蜒曲線有如浪花,望著望著,果然令人心情輕盈起來。

「小時候我們會結伴去田野裡玩、自己做玩具,構想就是從這些記憶中的遊戲開始,完成一件可以讓大家很自然在其中接觸、玩耍的作品。特別是希望現在的孩子可以多接觸一些大自然、踩踩草地和泥土。」這也是撒部在熟悉的木雕之外,第一次挑戰使用泥土等自然材質製作,「以前阿美族蓋房子,就是外層用竹編,內層用泥土。我用泥土混合稻草、稻殼作材料,久了以後就會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

不只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沿線作品與開放工作室,在不遠處的石梯坪遊憩區,撒部所參與的另一件作品計畫也接近完成階段,同樣是採用自然材質製作,造型像是依憑著大樹而建起的螞蟻窩,然而在作品的背後,這裡卻有著一段港口部落與國家權力抗爭的辛酸過往。

撒部.噶照與他的大型駐地創作〈土地上的快樂〉。

石梯坪64K──重返土地

位於港口部落和石梯漁港之間的石梯坪遊憩區,過去屬於部落的傳統耕地,卻在被劃歸為國有地後,遭縣政府撥予東管處使用並劃入遊憩區範圍。2011年,港口部落自救會發起「封冰箱」抗爭行動,要求政府歸還部落曾經合法申請的土地。這次行動最終沒有成功,但這塊土地也因此呈現一種「不敢動土」的狀態,閒置多年都未曾使用。

同樣來自港口部落的藝術策展人Nakaw Putun,今年向東管處提出利用這塊土地作為藝術空間的計畫,邀請3位部落藝術家在此建造大型地景藝術裝置。由於該地地籍編號為823,因此計畫名稱為「823藝術村」。有別於過去在港口部落的地景藝術創作,823藝術村的3件作品,其共通點是規模都是足以容納數人進入的大型裝置,未來可能作為藝術家駐點、展覽用途,後續還將有開闢農業區的計畫,成為真正能夠耕作、生活其中的空間。

Nakaw補充:「我們希望一方面透過藝術為媒介,找尋與公部門的對話空間,而部落老人家看到終於能重回自己的土地,都非常開心,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回到這裡開始種起四季豆、長豆和南瓜這些季節野菜了。」過去曾經餵養部落的土地,如今重新恢復孕育生機的能量,也撒下了藝術的種子。

撒部.噶照〈823螞蟻窩〉

港口部落67K──拾起說故事的能力

去年Nakaw在家鄉的港口部落發起一場名為《藝術pakongko》的串聯地景藝術展,她邀請16位藝術家以部落為主題創作,作品就散布在部落的集會所、空地或任何角落。

「Pakongko」在阿美族語中是「說故事」的意思,過去pakongko是部落傳遞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媒介,會說故事的人,在部落裡是受人敬重的。但隨著老人家逐漸凋零,許多代代流傳的文化傳統不再被提起、訴說,於是Nakaw決定用藝術為引,重新詮釋、傳承部落的口述歷史。這項計畫今年持續推出《藝術pakongko 2─交錯》,並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參與創作。

撒部在今年《藝術pakongko》所呈現的作品,就畫在人們生活中柴米油鹽都離不開的大港口雜貨店

牆上,這裡也是當年部落裡第一戶有電視的人家,男女老幼興高采烈地圍繞在電視前的情景,是部落許多人的共同記憶。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jung)則將排灣族的精神象徵──百合花,種在臨海的碧綠稻田裡,這件名為〈星星有話說〉的作品,來自他小時候聽奶奶說的神話故事:星星化身百合花來到世間,枯萎後又回到天上繼續守護著人們。而呼應「交錯」的展覽命題,一旁圍繞著繪本書所設的兩張椅子,分別由排灣部落石板和石梯坪的石頭製成,象徵著不同部落與文化的交流。

這些充滿部落歷史記憶的作品,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老人家走近,好奇詢問一句:「mima'an(這是要做什麼)」?Nakaw說其實有意義的不只是作品本身,青年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尋訪耆老請益,回憶的共享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了,而每年度的所有作品也集結成繪本,發送給部落的孩子們,故事就會被這樣一直說下去。

 

INFO
《823藝術村─地景藝術展》
展期:7月30日〜9月30日
地點:823藝術村(石梯坪遊憩區台11線64K)

 

2016藝術pakongko 2─交錯》
展期:8月20日〜9月30日
地點:Makota'ay港口部落(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

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於《藝術pakongko 2》聯展的創作〈星星有話說〉。

順遊好點

 

繭裹子+看巷小

「繭裹子」創辦人楊士翔和蔡宜穎原本從事建築設計業,2010年決定創立繭裹子品牌,經營公平貿易商品。和坊間公平貿易商店不同的是,繭裹子不只是販售商品,更參與商品設計,他們將設計思維帶進生產端,經過不斷溝通,讓生產夥伴了解商品在不破壞傳統工藝精神的前提下,可以透過設計而有更多不同的展現。

在花蓮,繭裹子與選物店兼民宿、藝文空間的「花蓮日日」聯名合作,店內不只販售公平貿易商品,增闢了獨立書店的空間,並不定期開闢手作課程,為地方注入更多文化養分,「我們可以說是用商店養書店。」花蓮日日店主蘇素敏笑說。店面位於舊鐵道徒步區旁的小街巷裡,距離熱鬧的名產街只有一個轉角之隔,卻是少了許多喧囂。

穿過繭裹子的後門,庭院裡有一處小巧別緻的吧檯與戶外座位區「看巷小」,由老闆娘林瑋荃供應許多別緻的甜點和冰品,例如從客家特色小吃「燒麻糬」所發想的「燒麻糬冰」,清冰搭配黑糖與焦糖熬煮的Q彈麻糬,淋上濃米漿代替煉乳,清涼甜蜜中有濃濃古早味。

 

INFO
地址:花蓮市博愛街213號
電話:(03)831-1755
營業時間:11:30〜20:30

繭裹子

Wata

這處由Nakaw Putun所經營的藝廊/文創商店兼展演空間,主要作為推廣原住民特色作品和藝術商品的實體平台。「Wata」在阿美族語中是因驚訝而發出「哇∼!」的意思,Nakaw希望這處空間能夠帶給來客驚豔的感覺,透過陳列與展售,讓一般人有更多機會親近、接觸優秀的原住民藝術作品,並以實際購買商品支持藝術家持續創作。

而作為藝術策展人,Nakaw也以原住民當代藝術為主要題材,持續推出策展計畫,不只推廣藝術家和作品,也希望因藝文的進駐,與在地部落產生更多對話與連結。

 

INFO
地址:花蓮市新港街14號
電話:(03)833-0566
營業時間:13:30〜21:30(周二公休)

Wata

Nakaw Putun

與風雨共生  Taitung

 

數十年來從未曾遭遇的強烈風雨,在7月8日凌晨直接撲向台東,車行越往南,越能看到颱風肆虐處處留下的怵目傷痕。但即使面對無情天災,這裡的人們仍堅定地持續著原有的生活節奏,風強雨驟也罷,那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八嗡嗡部落121.5K──望海的藝術小棧

位於成功鎮八嗡嗡部落自行車道旁,有一間擁有美麗露台的小巧工作室「Laboratory實驗平台」,推開大門,視線便直接落到了不遠處的碧海藍天。這裡由藝術家夫婦葉海地和拉飛‧邵馬(Lafin Sawmah)共同經營。出生於香港、10歲移民加拿大的葉海地,學生時代主修油畫與攝影,熱愛藝術和旅行的她在2007年因緣際會來到台灣,深深為東海岸的美麗與豐富的原住民文化所吸引,並在此時認識了正想回到故鄉台東創作的拉飛,兩人便選擇在此落腳安頓下來。「這裡就像一塊寶石,每一面都賦予我豐富的生活與創作靈感。」葉海地說。

實驗平台此次以兩檔展覽兼工作坊參與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陶藝家周雯君的《一土一花器.一土一食器∼伍,拾肆手捏陶藝展》,展出富有古樸韻味的生活陶器如陶杯、花器;8月分所推出的《The Trashed Nature》裝置藝術展則來自香港藝術家林蔚彥,有感於快速時尚消費之下,有太多遭到濫用又被輕易丟棄的物品,因此作品使用舊衣布料重新製作成可再利用的服飾配件、手提包等物品,也藉此帶領人們思索資源過度浪費的議題。

東管處都歷處本部124.5K──25公分高度的視線

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Maiko Sugano)第一次來台灣,就是受邀於藝術節的駐地創作,在此之前她透過Google Maps搜尋,企圖了解都歷的風情,然後資訊不足之下,她堅持到達後才肯提出草圖。到達東海岸的第一周,她四處觀察探索、按照自己的節奏體驗著台東。「這裡的一切都那麼自然乾淨,好像連土都可以吃似的。」菅野說日本在311後深受輻射汙染的影響,人們對於生活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擔憂,相對於此,台東清純如少男少女,她可以放心地與自然為伍,也因為這樣貼近泥土,她找到了另一個觀看世界的角度。

菅野的作品位於略呈小高台地形的東管處都歷處本部,她發現在這片高台草地上蹲低的視野,要比人們習慣站立所見更為有趣,她便以此思維出發,藉木雕與地景裝置完成了〈歸〉(Turtle)。每位觀眾得從挖深的地道走進作品的正下方,菅野以一噸重的黃柳安木雕成有如龜殼般的造型,四角各以一顆大石頂住,當人走到它正下方時,視野恰是高於草地平面約25公分的高度,僅見海、天、地和諧平行,少了俯瞰高度的塵世喧囂。這位藝術家不時以pure形容她所愛上的台東,也以這樣純淨的視野回歸大地與海洋母親的懷抱。

菅野麻依子〈歸〉

東管處都歷處本部124.5K──陽光編織下的靜坐

來自印度孟買的藝術家Shilpa Joglekar,擅長運用自然素材與有機造型來表達,初次來到東海岸的她驚呼這裡是「天堂」,不只是因為她鍾愛自然,更因為此處是藝術家選擇生活、創作的高密度聚集地,無論原住民、台灣各地移民與國際人士皆然。從小在世界第二大城市長大的Shilpa,常常透過旅行在鄉間、大自然與異國文化中,尋找內心渴望的平靜。

她在都歷所創作的〈內在的探索〉(Antarangata),以竹子、漂流木、枝幹編結而成宛如豆莢造型的輕雕塑,Shilpa說豆莢這個字在印度文中也有「子宮」的意思,象徵著一個原始而舒服的所在。人們可以走進這件作品中,感受到在竹編與網紗的包覆中,明淨的陽光灑入,猶如在海岸大地的樹蔭底下稍息的那份寧靜與安全感。

歐舟(山田設計)〈泡風景-寧靜的微觀〉

Shilpa Joglekar〈內在的探索〉

小馬部落128K──在擁抱裡休息一會兒

原名Maloalong的小馬部落,少有往來喧囂,是一處寧靜而美麗的小村莊。座落於此的「小馬天主堂」,是曾在東海岸建造多座教堂的瑞士籍修士傅義(Bro. Julius Felder)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僅於建築形式與美學極具歷史價值,更是早年外籍傳教士在東部原鄉耕耘的具體見證,2003年被列為台東縣歷史建築。這群來自瑞士、荷蘭、德國等地的白冷教會神父,透過募款為部落建立教堂、醫院和學校,無怨無悔地在遙遠的異鄉奉獻了大半生,將部落當作自己終老的故土,教堂後方的墓園裡,就葬著5位神父的遺骨,長眠於山海之間。

出身花蓮太巴塱部落的達鳳‧旮赫地,深受這個故事感動,就在小馬天主堂的對面建起了一座竹編與漂流木架構的「Pahanhannan」(阿美族語:休息的地方),頂蓋的海馬造型除了呼應小馬部落意象外,由雄性哺育後代的海馬,也正像是這群神父呵護部落人們的寫照,它溫柔地歡迎路人在這裡躲避豔陽、疲累時稍作歇息,並遙望、致敬無私的靈魂。

達鳳.旮赫地〈停駐休息的地方〉

東河橋130K──自然的聖殿

長濱長光部落的青年藝術家拉飛‧邵馬(Lafin Sawmah),早年曾向希巨蘇飛(Siki Sufin)、拉黑子·達立夫和「水哥」陳正瑞等知名藝術家學習木雕,他在2009年決定回到台東,和同為藝術家的太太葉海地一同成立「實驗平台」工作室,作品風格也從早期的家具、擺飾等實用性器物,轉而嘗試更富含意念的大型裝置藝術。

今年他首次參與大地藝術節,和西班牙藝術家巴魯共同完成的作品〈光之殿〉,是他身為一個台東人和部落青年,對於近來台東的快速變化,所提出的呼籲與思考。「這幾年一輛一輛的遊覽車載著人來台東,觀光客變多了,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放慢腳步和心靈,去融入、感受並尊重這裡的自然環境和部落文化。」這座以竹子和漂流木為架構,外牆採土牆傳統工法,全以自然材質打造的小塔,屋頂挖空嵌入透光玻璃,探身入內有如仰望星空。「我認為人們應該要用更謙卑的姿態面對大自然,希望透過和作品的互動,靜下心來與天地萬物共感。」拉飛如此說道。

拉飛.邵馬〈光之殿〉

拉飛‧邵馬和太太葉海地。

都蘭新東糖廠146K──不斷蔓延的祝福

位於台東都蘭糖廠旁的都蘭二倉,由藝術家魯碧‧司瓦那經營,她從事藝術創作15年,類型涵蓋裝置藝術、木雕、繪畫、工藝品創作等多元形式,創作對她而言,不只是在於作品本身,更多時候是藝術家自身對於生命的體認和形塑。

除了都蘭二倉本身的展覽及商品展售空間外,魯碧並以一座大型裝置作品〈美麗的陷阱─玫瑰蔓延〉參與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中央的巨型鏤空球體和散落一旁的小型球體,有如宇宙的星系分布;由中央向外延伸的花形線條,既有如生命之花百合般綻放,也像是一座捕捉能量的美麗陷阱。外圍所編織的紅色玫瑰花,在展覽期間將會由藝術家和參觀者共同編織持續增加,象徵著祝福不斷延長與傳遞。魯碧說:「這件作品可以說代表了我近期對於身心靈的體悟,人和地球之間存在著豐富的能量,而人的信念就能改變它的未來。」

魯碧·司瓦那〈美麗的陷阱-玫瑰蔓延〉

加路蘭遊憩區155K──純真的療癒

藝術家安聖惠(娥冷‧魯魯安)所住的郡界是正面迎海的村落,尼伯特颱風來的那天晚上,「風與浪的聲音,在我的胸腔裡引起很大的共鳴,是種身體內外都無法承受的龐大壓力。」而在5公里外的加路蘭遊憩區,她的作品〈風搖蘭〉則在一夕間全毀。猶記得天亮後、風雨稍息,她最深的感受是「活著就好」。從家門到台11線上處處斷裂、斜倒的樹木,沿路訪視過的親友們,都跟她有著類似的體認,「是樹保護了我們。」在台東的村莊部落到市區,每間隔幾戶便有樹齡數十年以上的樹木為伴,還有那整片為防風飛沙而植的河床森林,它們在這次風災中九成潰倒,但卻有不少因樹擋住風勢而倖存的屋舍,安聖惠的家也是其一。

面對作品的損毀,藝術家反而無懼,東海岸經歷過莫拉克、尼伯特的巨大衝擊,她知道只要活著就有重建的希望。〈風搖蘭〉在兩周之內由安聖惠親自砍劈竹材,與志工們重新創造,如老鷹展翅般的大棚,比之前倒下的還要寬闊,竹棚下懸著兩座吊床、兩具鞦韆,每到休息時候,大家自然而然地坐臥其中,太平洋的風依舊吹拂,搖晃著彷彿回到童年時迎風高飛的想像,或如搖籃中的夢境。那陣子在加路蘭創作的時候,她常常在清晨看見周遭數百隻飛鳥盤旋,和著風聲鳥鳴,藝術家心中忽然明白,「你們在這裡很久了呴?」是啊是啊,這風、海和萬物生靈,在這裡已經很久很久了。〈The Healing Innocence〉(〈風搖蘭〉英文名)已然是藝術家為自己的作品寫下最佳的註解:純真的療癒。

娥冷.魯魯安(安聖惠)〈風搖蘭〉

順遊好點

Laboratory實驗平台

平日是拉飛與葉海地的創作工作室,到了周末,就是一個開放觀賞的分享空間。除了有美麗的觀海平台可以欣賞風景,品嘗主人親手製作的咖啡與茶點,空間中更展售兩人與藝術家好友們的創作商品,包括拉飛的漂流木家具與原木工藝,以及海地的繪畫、編織、陶器與工藝飾品,並且邀請好友寄賣獨特的創作小物。

每年夏季,Laboratory實驗平台都會規劃兩個主題性的專業展覽,讓更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和在地的人文有更多交流機會,正如同工作室名稱一般,是一處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多樣空間。

 

INFO
地址:台東縣成功鎮八嗡嗡豐田路16號
電話:0925-108100
營業時間:周五〜周日11:30〜17:30(其他時間可預約參觀)

順遊好點

好的,擺

以「有好的東西,就擺進來」為概念所成立的「好的,擺」文創藝術小店,內容涵蓋包羅萬象,包括原住民創作、音樂專輯、文創商品和在地農產品等範疇,至今已累積上百個品牌與近千種商品進駐。漸漸地這裡成為都蘭以及鄰近在地藝術工作者的交流基地,也可說是都蘭糖廠裡最有代表性的文創與藝術發聲平台之一。

 

INFO
地址: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61-1號
電話:(089)531-702
營業時間:10:00〜18:00(周六至22:00)

尼伯特風災後的第一次「月光海」。

後記

日本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目前已舉行3屆,初估已創造上百億日圓的經濟效應,但負責此活動的香川縣文化藝術局官員表示:「舉辦藝術祭,不是為了促進觀光」。瀨戶內海上各個小島因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緩慢等,有著嚴重的人口外移和老化問題。地方政府想藉由舉辦藝術祭活化當地發展,進而解決人口外移問題,因為用稅金蓋道路、做建設只有一時的效果,而發展藝術活動則能造成長遠的影響。儘管仍因就學、就業機會較少等因素,該區域人口仍未回升,但舉辦藝術祭6年來,人口減少的速度已變慢了。

長年以來,台東既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卻又是資源最貧乏、城鄉發展與開發政策漏洞百出的地區,儘管數度重災後,人與大地仍憑藉強悍的生命力活著,卻是更需要在未來漫長的重建中,注入更細膩且永續的環境人文思考,一味靠蓋飯店、度假村等不符合環保、且侵犯原住民傳統領域與文化等違反土地正義之開發,炒作熱氣球、國際衝浪賽、金城武樹等廣告式的大型觀光活動,絕不是真正的解答。

誠如潘小雪所言,「今年大地藝術節的主題《詩意的居住》,所謂的詩意並不是文學式的『隱喻』所帶來的愉悅,而是存有學式的『真實』。其實東部人的生活是艱困的,每年的颱風、地震,人口漸少,生意做不起來,一點都不詩意,應該是憂鬱吧!但是湛藍的太平洋上跳動的月光就在你家旁邊;經過幾公里長的椰子林之後,就可以坐在地攤上喝椰子汁;蜿蜿蜒蜒的台11線帶你遺世獨立,奔向大地;烈日下原住民的年祭,從台東到花蓮,一個部落接著一個部落,自在自為的場景令人羨慕⋯⋯。我們要如何回應這種二律背反(矛盾)呢?我們不想用廣告的語言、辦活動的心態粉飾一切,只想如何引起大家對這裡生活存在的思考。」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