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踏雪出羽國  春訪山形
旅遊 | Mar 16 , 2017  00:00

踏雪出羽國 春訪山形

曾有一說,代表日本神道信仰之源,供奉象徵太陽的「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與司掌夜晚的月神「月讀命」所在的出羽三山,兩者一陰一陽、互為對照,都是日本人一生必定要前往參拜的聖地。選在深雪未融的初春,我探訪了這處豐饒與嚴酷並行之地,體驗日本人是如何在天地之間尋找生命的本源。
文/蔣德誼 攝影/蔣德誼

入夜後的溫泉街亮起點點燈火,為旅客指引方向。

 

隨著車行一路向北,沿途所見屋宅、田地,或遠望山巒林間,都逐漸開始覆蓋上一層雪白,便是位於山形縣的月山一帶,冬天最具代表性的日常風景。

恰好坐落於山形縣中央的月山,和北部的羽黑山、西南側的湯殿山,自古以來被合稱為「出羽三山」(編按:出羽為古時藩國名,約莫等同今日的山形縣與秋田縣)。每到冬季,自日本海往東吹向陸地,飽含水分的空氣,接觸到月山西側急速爬升的陡坡,形成極易降雪的氣候條件,也使得此處成為日本數一數二的多雪地帶,據說兩三層樓高的積雪,在這裡都算家常便飯。

 

一路上負責為我們解說的「山伏」嚮導。頸上掛的大海螺,是在山中行走時互相傳遞信號的工具。

 

與山林一同吐息

臨山而居的人們,既畏懼於自然的巨大力量,厚重的積雪消融後,卻也賦予大地滋養萬物的泉源;對自然的崇敬之情,圍繞著出羽三山形成獨特的山岳信仰文化。被稱為「山伏」的修行者們,每到秋天便結隊入山,穿著有如亡者的全白裝束,從羽黑山經由月山至湯殿山,歷經為期約一周的苦行,象徵著由現世歷經死亡而後重生,如今也開放一般民眾參加體驗。

由於冬天積雪過深,我們僅從位於羽黑山的出羽三山神社入口,沿著石階蜿蜒而上,行過一小段參道。石階兩旁是樹齡動輒數百年的杉木群悄然林立,對照出行走其間人們的渺小,這處「羽黑山參道杉並木」被米其林旅遊指南列為「值得專程造訪」的3顆星景點,靜謐之餘卻隱然有一股力量,令人不禁心神沉靜了起來。

 

熱情的船夫一邊介紹著兩岸景色,不時也穿插幾段韻味十足的船歌。

 

風與水的贈禮

往西來到月山西面的庄內町,開闊的平原地形,是日本著名米鄉之一,卻也因毫無屏障,一年有6個月都受強風侵襲,好不容易結實的農作物被吹毀、冬季的暴風雪更是讓當地人苦不堪言。直到庄內人想出利用強風運行風力發電的點子,擾人的強風不僅成為源源不絕的綠色能源,也為地方帶來實質收入,矗立在稻田中央的巨大風車,是人與大地共存的生活智慧。

流經庄內町的最上川,自古便是船運要道,現則成為觀光客喜愛的遊船路線,四季景致各異,就連「俳聖」松尾芭蕉也曾在此留下「五月雨を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五月雨紛紛,奔騰匯流最上川)的名句。實際搭過一回,果然是水流湍急,風疾雨驟,沿途船夫唱起歌謠,伴著兩岸山頭白雪皚皚,也別有一番逸趣。

月山本是由火山噴發形成,因而周圍遍布不少溫泉鄉。位在月山東側大藏村的肘折溫泉,相傳開湯至今有1,200年歷史,往來旅人或修行者就在此地洗去一身疲憊。街廓雖規模不大,沿路旅館和小店皆維持著舊日樣貌,儼然一幅溫泉老街風情。在強風豪雪中生活的人們,千百年來便是如此學習著與自然緊密相繫的生存之道,且不斷傳承下去吧。

 

被列為日本國寶的羽黑山五重塔,刻意不上漆色,自然地融入整片杉林之中。


Must Check! 美食伴手選

 

花房醬油

創業於1823年江戶時代的醬油老鋪,至今仍幾乎維持著全程手工作業,除了醬油外,包括各種口味的味噌,以及由大豆、白米和小麥所製成的「醬油豆」,是來到此處不能錯過的一味。

 

大藏雪葵

壽司料理所不可或缺的山葵,生長環境需要低溫以及純淨的水源。位在山形大藏村的山葵農家,以月山天然湧泉所灌溉的「雪葵」,香氣飽滿、辛味醇厚不刺鼻,也可以試吃山葵料理以及山葵醬油DIY包裝等體驗。

 

庭園料理「玉貴」

位於月山腳下寒河江川畔的這家料理店,以本地產的各種時令山菜入饌,於不同季節推出各式應景佳餚。3月正逢日本女兒節,店家也推出充滿節慶感的「雛膳」,不只料理美味,美麗精巧的器皿也令人賞心悅目。

ad_2023_300600
ad_2023_300600

延伸閱讀

ad_2023_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