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鏨胎」琺瑯工藝又名「內填」琺瑯,是公元兩千多年前誕生於古埃及的技法。〈綻放的櫻花〉面盤採用金胎鏨胎琺瑯工藝(金胎意指金質面盤為底),朵朵櫻花結合內填和微繪琺瑯兩種工藝,做法是手工鏨刻花瓣形體,使花瓣作金質輪廓起凸狀,內填入白色琺瑯,進行八百度燒製成形之後,用微繪琺瑯上色,再進行一次燒製。面盤留白處則鑲以黑色瑪瑙,以微米為單位作雷射切割,頗有山水畫裡以「皴法」製造明暗效果,可謂凹凸有致又不失浪漫。
外在長得如花似玉,內在也不馬虎。此錶改造Cal. 13R0手動上鍊機芯,去除日曆功能,留下設計空間,機芯配有三個串聯發條盒,紅寶石軸承鑲有黃金套筒,俗稱「金鑲眼」技法。
名詞小解:「鏨」,意指鑿刻金石的工具(名詞),或指稱鐫刻、雕鑿(動詞)。《紅樓夢第六六回》:「又將鴛鴦劍取出,......一把上面鏨一鴛字,一把上面鏨一鴦字。」(引自教育部國語辭典)
寶鉑藝術大師系列綻放的櫻花,Cal. 13R3A機芯,手動上鍊,18K玫瑰金錶殼(42mm),鏨胎、微繪琺瑯工藝面盤,透視底蓋,NT5,113,000。